[登录][注册]

三明kk社区

查看: 13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护三明工业遗产,打造文旅亮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KK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斑驳的砖墙、石构的柱子、褪色的窗框……走进三元区荆西街道,鹰厦线上荆西火车站是这里近70年珍贵的记忆。日前,这片街区有了新看点——荆西派出所大门前近30米的砖墙上,“哪吒闹海”、三明城市吉祥物“吉祥三宝”活灵活现,可爱的卡通形象让这片“上了岁数”的街区有了新活力。
这是我市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新亮点之一。


老火车站变景区

2021年8月,省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以鹰厦铁路沿线站点荆西火车站为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入选榜单。

荆西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

鹰厦线沿线的福建内陆城市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其中三明是小三线建设的中心城市。作为重要交通运输枢纽节点,荆西历史文化街区是铁路建设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历经近70年,铁路站前广场周边的铁路工人住宅依然保存完好,银行、旅社等公共建筑也完好保留下来。

眼下,荆西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已完成设计。该项目以闽台合作为抓手,开展街区立面整治、修缮历史房屋、周边风貌整治等,在市、区两级住建部门的支持下,荆西街道全力推动项目进程。



老厂房变成记忆馆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三明作为福建重工业基地,掀起开发建设热潮,那个时代许多企业、街区建筑都有独特的历史风貌,成为三明的工业遗产。同时,工业是三明的一张响亮名片,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存文明印记,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市住建部门充分发挥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的公共空间作用,对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在保持其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前提下进行修复、修缮提供改建、增补等意见建议,使其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在活化利用中焕发新的生机。
三钢1958工业记忆园

2022年,我市将三钢两幢老旧厂房改建成三明市1958工业记忆馆、三钢安全教育体验馆,成为承载三明乃至福建工业记忆的全新城市符号、城市地标和城市名片。去年5月,三明钢铁厂工业遗产成功入围省级工业遗产名录,是我市首个省级工业遗产,同时委托福建理工大学开展三明小三线建设的工业遗存普查工作,完成全市工业遗迹普查155处。

千年古街变成新名片

目前,我市已成功获批省历史文化街区6个。其中,沙县东门古街是我市首个入选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沙县东门古街

沙县东门从唐代就开始形成,千年古渡、千年古街见证了虬城的历史。2020年4月,沙县东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准,次年改造启动,而后东大路提升改造,文昌广场、品牌商店、餐饮酒店、精品民宿建设陆续落地,在保护第一、修旧如初的理念之下,东街区重焕新生。在此过程中,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单位指导项目申报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改善提升项目资金和国债专债,为古街改造提升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积极靠前、主动服务,对设计团队进行项目建设指导,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宜居性,在保持外观风貌、典型构件基础上,赋予历史建筑当代功能,与城市和城区生活有机融合,以用促保。从破败荒凉到繁华再续,如今,东门古街已成为游客“不去就会遗憾”的打卡点之一,更是沙县响亮的文旅招牌。作为共和国“小三线建设”记忆的重要实物载体,2023年,三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全省首个以“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发展历程”等历史价值申报成功的名城,在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工作中不断探索前行。据统计,全市现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个、中国传统村落76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6条、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6个、省级传统村落117个,公布历史建筑1564栋、传统风貌建筑78栋。其中,2024年累计新增公布历史建筑66栋、新增公布传统风貌建筑78栋。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展示 驴情点点 游记攻略 户外知识 旅行咨询 城市印象! 线路攻略,游记分享,结伴同游,旅游咨询,图文地理,自驾出游,景点介绍!

版主:暂无版主 版块管理

  • 今日新帖0
  • 总帖子数640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KK微商联盟
站内举报邮箱|营业执照|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