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民花3.5万元鉴定一枚银元,结果银元是假的!
这几年电视鉴宝节目很火,收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很多人怀着暴富或“捡漏”的心理,却往往一不小心就落入圈套。三明的林先生想卖一枚银元,找到福州翰X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付了3.5万元的检测费,谁知检测报告称银元是假的。交易无法进行,3.5万元检测费拿不回来,林先生和该公司发生纠纷。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福州翰X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前年也因检测费问题和有关当事人发生过纠纷。http://res.smnet.com.cn/a/10001/201705/0dab0c957dca4d46ceeb56f6ecbb2a84.jpeg(网络资料图)
1听信有人高价买银元藏家花了3.5万元检测费
去年9月份,三明的林先生拿着一枚日本银元到福州翰X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想出售。该公司业务人员看过银元后对林先生说,银元是真品,价值很高,如果想在他们公司寄卖,除了要交一定的交易佣金外,还得先交200元的鉴定评估费,林先生同意并交了钱。数日后,该公司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林先生说,有人想买那枚银元,出价53万元,要林先生按约定把那枚银元送到公司的合作机构国际科学院(香港)文物检测鉴定研究所检测,费用3.5万元。交了3.5万元的检测费后,林先生收到了国际科学院(香港)文物检测鉴定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报告称那块银元和原造币存在差距,是假的。此后,林先生和该公司就检测费问题发生纠纷,但一直没有结果。林先生称,目前福州翰X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关门暂停营业,3.5万元拿不回来。近日,记者联系了福州翰X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丁女士。丁女士表示,去年底公司已经关门停止所有经营业务,并已将此事通知所有客户。丁女士称,当时是林先生无法保证银元的真伪,才委托公司作鉴定,双方签有授权委托合同,所有收费都经过林先生同意确认。林先生对此事如有异议,公司可协助解决。近日,林先生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委托检测服务合同。记者看到,该合同上写有林先生应向该公司支付3.5万元检测费用。合同中规定,送检藏品如不达标,检测费用不退还。
2当事公司此前出现过类似纠纷
记者发现,本报2015年12月30日A25版也报道过福州翰X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出现的类似纠纷。根据当时的报道,2015年12月,福州翰X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联系了江西的曾先生和王先生,说他们手上的“清代站洋银元”很值钱,有客户看上了,让他们带着实物来福州给买家看。福州翰X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如果那枚银元确实是清代的,价值两三百万元,要求曾先生和王先生提供一份该银元的权威检测报告,并指定他们到北京故宫博物院、香港佳士得、香港苏富比及国际科学院(香港)鉴定检测研究所等几家机构中的一家去检测。最终,曾先生和王先生交了1.5万元检测费,随后收到了“国际科学院(香港)文物检测鉴定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样品表面成分数据与清代时期同类官版原造钱币成分数据不相符,其中氧化银含量偏低,氧化铁含量偏高,与民国时期同类钱币成分符合较好。因为交易无法达成,双方就检测费等问题发生纠纷。
3业内人士揭检测费“套路”
类似的事件全国各地频频发生,记者了解到,前阵子我省另一名收藏爱好者也被深圳一家收藏拍卖公司“坑”走16万元检测费。福建收藏界相关专家表示,这类事件一般有固定的套路:藏家将藏品送到收藏公司后,收藏公司开始都会初步鉴定为真品,并建议交由收藏公司寄卖或拍卖,之后再说有买家愿以高价购买该藏品,趁机收取高额检测费等费用。“可能市场价几百元或数千元的近代仿品,收藏公司会对卖家说价值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上述专家说,对于这样的“好事”,不少收藏者开始也心存怀疑,此时收藏公司会安排“买家”与他们见面。“买家”穿着得体,言谈举止很像收藏界的人,他们往往表示对藏品非常喜爱并愿出高价购买。实际上,这些“买家”都是收藏公司雇的“托”。就在卖家对这笔交易深信不疑时,“买家”会提出需要一份鉴定证书来保证藏品的品质,例如银币的含银量达到多少、藏品的年代等等。鉴定机构一般由收藏公司指定,鉴定费要数千元至数万元。然而,鉴定的结果往往是藏品达不到“买家”的要求或者是假货,而“买家”早就蒸发了,收藏公司也会将藏品还给收藏者,但相关检测费用则不会退还。该专家说,这看似普通的失败交易,其实是收藏公司与检测机构合作,通过控制检测报告导演的骗局。
4收藏爱好者不应有暴富心理
“给藏品评估一个天价,又指定一家机构检测,检测费要几千元或几万元,收藏爱好者对此要特别警惕。”近日,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的周先生告诉记者,近几年很多收藏爱好者都想出售自己手中的宝贝,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往往被一些无良商家和诈骗团伙利用。周先生说,收藏品鉴定、拍卖,应找第三方独立权威鉴定部门并多方打听。目前,收藏市场商业鉴定公司以营利为目的,资质水平良莠不齐,由此引发了许多交易纠纷。相关专家表示,收藏者只要不贪心,平时谨慎一些,就可以避免落入大部分的陷阱。而且,收藏讲究的是乐趣,藏品价值高应该属于锦上添花,普通收藏爱好者不应有暴富或“捡漏”的心理。
来源:福州新闻网
骗术很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