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KK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条简易的公路悬于半山腰,村子却在山下。站在路上,隐约地听到鸡鸣犬吠,更兼缕缕炊烟,让人过早地融入田园生活。顺长坡缓缓而下,至坡底便进入村子。村子不大,四面青山环抱,中部平坦,形同小盆地。几十座黑瓦农舍闲散地错落在山麓的缓坡上。农舍与农舍之间间隔着桃、李和梨等果树。早春时节,满坡的果树开花,姹紫嫣红,仿佛身临桃花源。山里人不仅懂得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发展经济,也懂得美化自己的家园。
村中有条小溪自北向南蜿蜒而来,把村子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在村头和村尾各有一口温泉——大自然对村子有着特别的恩赐!
与许多古迹相似,温泉也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动人传说。远古时,先人们辛勤劳作,感动了上苍。一日,七位仙人路过此地,提供了两种待遇让当地人选择:一是功名贵人,二是名气。先人们仔细掂量:功名贵人对以土地为根本的农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及,于是选择了后者。次日,早起挑水的主妇们发现往日清冽的泉水变成了一汪热水,惊呼奇也怪哉。先人们恍然大悟:名气,乃大地之气——温泉!从此村中的温泉汩汩而出,常年不息。至今,村头还有七块顽石静卧于水田里,当地人说是七仙下洋。
对于许多自然现象,先人更多地赋予它们美好的遐想,并广为流传。不可否认的是,先人们确实在村头发掘了温泉,且遗留下来。村尾的温泉据说是早年驻扎在村子里的农垦部队挖掘的。后来,三明市第二医院在此挂点驻村,拨出专款在露天的温泉口搭建起简陋的木屋。屋檐下,钉块木牌,经日晒雨淋油漆斑驳泛白,仔细辨认,仍有“六・二六澡池”的字样。
仗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山里人有了诸多享受。两口温泉的用途约定俗成:村头洗衣服,村尾沐浴。姑娘们往往一大早就去洗衣服,脸盆里不外乎就那么一两双鞋袜,或是一件并不显脏的衣服。主妇们远没有姑娘那般悠闲的福分,忙完家务已是日上三竿,才有空提着一桶衣服,匆匆忙忙往村头赶去。
村尾的温泉在入夜时分才显得热闹。劳累一天的人们陆陆续续地来到澡池,懒洋洋地泡在水里,全然没有了白日的硬朗模样。最恼人的是那些顽皮的孩子,在池里嬉戏追逐,搅出一池水花。喜欢泡温泉的自然是姑娘小伙子们。小伙子总要到小卖店拿一盒香烟,洗完澡点上,悠然地吸着,耐心地等候在那里。隔着一堵墙,不时地传来姑娘清脆爽朗的笑声,撩拨得小伙子心儿痒痒的。沐浴后的姑娘出来了,出水的山妹子尤为水灵俊俏。不多久,姑娘小伙子都不见了,隐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澡池由一老人管理,每天冲洗一次。本村人洗浴免费,外人洗浴人均0.5元,不限时间,比起城里的桑拿别提多经济实惠。不过,澡池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设备极其简陋,仅有男、女各一个大池,没有冲淋设施,甚至连更衣室也略去。虽说澡池条件简陋,人们却没有过分地挑剔。闲暇之日,大家还是互邀来泡温泉。尽管路远,且路况极差,坑坑洼洼,黄土路面,雨天路滑,晴天骑车一身尘土。常听人抱怨:泡一回温泉如此受罪,倒不如在家冲个热水澡罢了。但诱惑难抵,有人相邀立马打点行装,一路说说笑笑直奔温泉而去。其实,许多事不就是为了凑个热闹,图个情趣。
小溪,木屋,温泉,满坡的果树,几个急急赶去泡温泉的行人。一幅淡雅的山居水墨画。在感叹大自然慷慨馈赠之时,我们何不抽出时间,留给自己一个无拘无束的周末,随心所欲地流连于山野乡间,借此获得身心愉悦。 村,名曰汤溪自然村;温泉,名曰“六·二六澡池”,皆在桃源境内。 来源:三明日报、大田融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