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三明kk社区

查看: 29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明尤溪这个低调的古村落,风景秀丽地灵人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19 13:0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KK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阳星村,位于尤溪县东南部,东与洋中镇水圳村、汤川乡白际村相毗邻,南与胡厝村交接,西与溪滨、赤墓村接壤,北与溪尾乡湖山、本洋村为界,隶属汤川乡管辖。村里海拨480米,土地总面积约22835亩,其中林地面积约21189亩,耕地约1520亩,现约130多户530余人。阳星村是县级"十佳毛竹村”之一,特产竹笋个大而优质,产业以林业、种植业为主。该村茂林修竹,风景秀丽,是汤川高山片区一个民风淳朴、地灵人杰、、崇文重教、历史悠久的一个古村落。



阳星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2公里,福银高速洋中互通口仅15公里,1965年12月通车的洋中至溪滨公路,2017年6月通车的尤溪县第一条山区二级路X732汤洋线穿村而过,交通便捷。

阳星村原名漈水、玉漈,旧属十九都,由际下、岩头、际洋、后庄、渭洋、南山等自然村组成。有林、吴、蒋、陈氏人家久居此地。



最早入尤汤川的林氏系林遇字思成号梅阳,为汤川龟溪林氏始祖,祖梅阳于宋仁宗宝元(公元1038年),挈二子曰元、曰亢,由梅邑(今闽清)昙口锦阳里林店卜迁之汤川龟溪(旧时称君竹溪,又称古溪),亢生二子,长曰运居楜椒垅,次曰迁居林兜。隔未几,林运于宋仁宗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迁居漈水(又称玉漈,今阳星村)霞坂,林运为漈水开基始祖,林迁移居竹溪,为竹溪开基始祖。林运后裔目前主要居住在汤川的阳星、白际、胡厝、黄林村,洋中的水圳村,西滨的双洋村,闽侯小箬的西村,闽清东桥的可河、南坑村,福清江阴的高岭村以及本省南平等地。


据阳星林氏《必仁公宗谱》记载,梅阳长孙林运字之纯,又名文行,从龟溪开基至漈水之霞坂,初到漈水时,因生活拮据,以搭茅草屋暂居,后因勤学苦读,于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登王昂榜进士,官拜谏议大夫,为官忠诚勤理政,蹇谔敢言,不避权贵,时值童、蔡擅政与杨时抗疏致忤,致迫遭害,身卒于京都,后得昭雪。
林运次孙林学蒙为朱熹高生,在颠沛流离时随朱熹一道创办书院,教书育人,曾任延平府道南书院道长,著有《梅花赋》、《西山赋》等名著,传诵后世。

林梅阳十世孙林镛字维石号迁乔,于元朝初期始建阳星际下林氏宗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林镛生五子,长房林必兴字天宝号德明,迁居闽侯小箬西村;二房林必旺字天才号玖明,迁居闽清东桥可河;三房林必仁字天祥号元齐,居于祖籍地;四房林必端字天禄号福顺,迁闽清东桥南坑;五房林必满字天瑞号双峰,迁居福清江阴高岭。



林运第十一代孙林复生、晚生兄弟在明朝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因福建各地粮荒,林晚生、林复生兄弟俩筹粮五万担,用于赈灾,一面托人告知延平知府,一面亲自押送粮食至延平府,可是,船一到码头,就被当地饥民团团围住。林晚生见状,大声告诉民众,此为赈粮,事先已禀告官府,待官府收储后会救济给大家。不一会儿,官兵也赶到了码头,饥民见状,渐渐散去。后来,英宗皇帝得知林晚生善举,特御赐“旨赐恩荣”金字牌匾一块,尚义坊一座和六品冠带。



梅阳第十九世孙林士彦被聘为清康熙皇帝幼年恩师,告老还乡时,康熙皇帝为答谢林士彦,于康熙20年(公元1681年)应奏准于在祖籍地际下仿照京城金銮殿模式建造“恩荣殿”一座和“钟鼓楼",并亲自题赠“帝心简在”金字牌匾一块。

      据《渭洋吴氏家谱》记载,吴氏自明天启二年(1622)吴应祖(吴氏入闽第三十三代)从尤溪县二十都汤川仁寿坊吴厝肇基渭洋以来,瓜瓞绵绵,繁衍迄今已十五代,渭洋现有人口206人。


近四百年来,渭洋吴氏在十九都方言群中繁衍生息,仍然传承使用祖籍地二十都的方言,继承家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渭洋吴氏民风淳朴,世代耕读,家族优秀,文化源远流长。

敬滋(第三十八代)约于道光八年(1828)开基路后筑上下堂左右扶横宅第,系十九都当时最好的三栋宅邸之一,下堂专设书院,设教训蒙。

芬芳,字钟室(第四十代),恩授例赠登侍郎,正九品,自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建架苍后垅上下两堂,年六十岁,蒙尤溪县长汪学澄赐匾额四字:“乾坤泰壮”。

吴长政(第四十一代)为福建持督学院戴宗师取进尤溪县学第十一名以明经送入泮宫岁试一等第三名增生、邑痒生;秀才,长会为国子监太学生。

庆燊(第四十二代)清华法政科毕业,中医名家,经营华夏继馀堂,六十岁寿辰尤溪县县长送匾额曰:“寿世寿身”。

目前,除少数留守外,渭洋人主要分布在尤溪县城,三明市区(县),厦门和省会福州,省外有江苏南京、苏州、扬州和上海市等。

据南山蒋氏和陈氏族谱记载,公元1542年蒋腾千(下井村人)与陈宗远(汤三村人)表兄弟俩举家迁往南山定居建自然村,选址在山顶小沟,由于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人口还是没有发展,生活没有改善, 陈宗远五代孙(陈文华第十八代孙)陈依与,于康熙十二年癸丑(公元1673年),由南山开基洋中镇浮洋猫坑自然村。1992年迄今陆续往外搬迁建居,蒋氏返回祖籍地安居,还有陈氏迁往洋中镇落户。南山两姓目前共有17户人家70多人。



阳星村历来遵循祖辈教诲,学风鼎盛,除了历代人才辈出外,如今林运后裔莘莘学子勤奋好学,通过努力,他们纷纷走出大山,就职于国家各个部门,他们默默地贡献自己的青春,谱写一篇篇奋斗诗篇。纵观近年来,一个小小村庄,大中专以上学历一百多人,有硕士、博士生,有处厅级干部等,给下一代树立了榜样。


如今,阳星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里干群上下一条心,努力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不少乡贤不辞辛劳,不时地奔走于老家,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来源: 尤溪乐途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主题

    48小时热帖排行

三明新闻、街头琐事、消费投诉,百姓生活。

版主:暂无版主 版块管理

  • 今日新帖0
  • 总帖子数6289

论坛精选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KK微商联盟
站内举报邮箱|营业执照|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