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三明kk社区

查看: 17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人不幸!三明沙溪河近期发生多起溺水事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KK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炎炎夏日,在河边戏水、下河游泳成为了不少市民消暑纳凉的首选。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无论是想在河边纳凉散步的市民,还是水性娴熟的游泳爱好者,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可能酿成悲剧。“夏季溺水案例高发,我市仅今年7月就发生了好几起。”三明市火箭救援队总队长洪霞表示,由于“野泳”、戏水等行为多发生在偏僻之地,一旦遇到紧急状况,如溺水等,往往难以迅速获得救援,而大部分溺水者等到救援队到场已经遇难了。


救援队

7月,参与多起溺水事件救援


对爱游泳、水性好的市民来说,沙溪河是夏天里的天然泳池,不少市民会在沙溪河中野泳,然而意外往往就发生在一瞬间。


“下午出门的时候遇到他,大家还有说有笑,转眼间就阴阳两隔了,真是世事难料。”市民李力新说,7月6日他还和邻居王先生打了招呼,看着王先生穿戴齐全准备出门游泳,没想到他会出现意外。


7月6日下午4时左右,三元区火箭救援队接110警情:一名大概50岁左右的游泳爱好者溺水,需要进行搜寻。16名三元区火箭救援队的队员立刻出发,到达出事水域,展开搜寻,却迟迟无法找到溺水者的踪影。经过连夜搜寻,于7月7日清晨6时30分找到溺水者,可惜已无生命体征。


“据溺水者家人说,这位先生水性很好,夏天经常到沙溪河里游泳,从来没有出现过意外,家人都没想到不幸会降临在他的身上。”三元区火箭救援队负责人林岸凯说。


河水不仅可能吞噬水性好的游泳爱好者的性命,也会让灾难降临在水性差而选择在浅滩戏水的市民身上。


“没想到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的事发生在了我的身上,我女儿的大好年华就这样被河水淹没了。”7月10日,家住宁化县的陈先生抱着他“90后”女儿的遗照,嚎啕大哭。


7月8日傍晚,陈先生的女儿和同伴一起走在河边玩耍,河边浅滩没有护栏,陈先生的女儿失足掉入河中,她的水性较差,很难游回岸边,同伴为了救她连忙跳入水中,没想到被拽到了水底,两人一起被吞没在河水中。


听闻噩耗的陈先生带着亲朋好友立刻在河边开始搜寻女儿的踪迹,并向宁化县火箭救援队求助。20余名火箭救援队队员立即携带水上救援设备赶赴现场展开搜救。



火箭救援队在沙溪河中搜救溺水者。


“我们所有队员挑灯夜战,连夜沿河搜寻,却始终发现不了女孩们的踪影。”宁化县火箭救援队邓德亮说。直到次日10时45分终于找到落水者,令人痛惜的是,陈先生的女儿和同伴均已不幸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专业人士

提高安全意识,尽量选择室内泳池


美丽的沙溪河是城市灵动的风景,台江水域800米碧波绿水成了众多游泳者的最爱,清凉的水波能洗去暑气,却洗不掉潜藏的风险。


看似波澜不惊的河面,实际上藏着暗流、漩涡等风险。许多野泳场所坐落于河道或湖泊之中,这些地方的水下生态丰富多样,水草、苔藓等植物常常缠绕游泳者的脚部。同时,部分水域的底部泥土松软,游泳者如果不慎陷入泥沼之中,很难自救。


“公开水域的水况远比想象中复杂,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危险的警惕,只有敬畏规则、预判风险、对自身能力有清醒认知,才能安全亲水消夏。”有数十年在沙溪河中游泳经验的三明市沙溪冬泳队队员余大均说,岸边看着风平浪静,水下却可能有暗流在悄悄流动,就像隐藏的手,能在瞬间把人拖向深处;水草在水底盘根错节,像无数根柔软的绳索,一旦被缠住,即便水性再好也难挣脱。而突然出现的漩涡,更是能卷起千斤之力,让人失去平衡,更别说水温的骤变——表层水被太阳晒得温热,深处却可能冰冷刺骨,猛地扎进去,很容易引发肌肉痉挛。


作为夏季的天然泳池,沙溪河吸引了不少市民在夏季下河游泳,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沙溪河游泳。幼儿和初学游泳的人,对水流的把控能力不足,很容易被水带走;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身体难以应对水温变化和意外刺激,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危险。对他们而言,选择正规泳池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市民在沙溪河中戏水。


余大均提醒,想要在公开水域安全畅游,选好下水点和上水点是第一步。下水前要仔细观察岸边是否坚实,有没有湿滑的青苔或松动的石块,免得踩空;上水点则要找地势平缓、能稳稳落脚的地方,避免被水流冲到陡峭的岸边。同时,还要留意天气变化,夏日雷雨来得急,一旦看到乌云密布,就该及时上岸,别让突如其来的风雨打乱阵脚。


若想进行长距离野泳,更要慎之又慎。必须有周密的组织,提前规划路线,安排救援船艇和专业救援人员全程护航。参与者要购买意外险,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与义务。最好分组下水,每组三五人,彼此照应,既能分享水中乐趣,又能在突发状况时互相救助。


“安全意识,永远是最好的救生衣。”余大均介绍,无论水性多好,都该随身携带防护装备——鲜艳的救生圈能在远处被轻易发现,小巧的“跟屁虫”充气后系在腰间,既不妨碍游动,又能在体力不支时提供浮力。这些橙红色的身影,是水面上最安心的信号。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KK微商联盟
站内举报邮箱|营业执照|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