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KK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转眼, 三钢走过风风雨雨60余年。 这是一段令人回味的历史, 这是一次豪迈壮阔的长征!
▲1958年,3万建设大军在小小三明县辟山建厂,种下了振兴工业的强国梦。仅在一年零六个月之后,一座年产20万吨铁、12万吨钢、15万吨钢材的新兴钢城拔地而起,创造出我国工业建设史上的奇迹。曾经荒僻的小山村,从此被火热的劳动激情点燃。
▲此后,三钢历经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十年浩劫,有过项目下马、6000余职工泪别钢城的凄楚,也有过蹉跎岁月中坚持生产的执着,最终,她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重焕生机活力,并保持着昂扬的高质量发展势头。
▲如今,三钢正稳步推进“十三五”发展规划,昂首阔步再出发,一个崭新的时代大幕已经拉开!
提升自身实力 实现外延扩张 ——企业越做越大
老一辈的三钢人可能做梦都不敢想象,三钢会有如今的发展规模:
年产钢1200万吨,形成以钢铁业为主、多元产业并举,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漳州闽光4个钢铁生产基地……
从10余万吨到千万吨,凝聚了一代代三钢人的汗水和智慧。
1998年12月,三钢实现年产钢100万吨,几代三钢人为之奋斗的理想成真了。立足新起点,当时的三钢领导人豪言: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再造一个三钢!
再出发,三钢决定走大集团运作之路。2000年3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设立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至2002年底,三钢已成立6个控股子公司、6个模拟法人公司。
三钢立足钢铁主业,不断挖掘企业潜力,提升内涵:
2003年钢产量突破200万吨;
2005年钢产量突破300万吨;
2008年钢产量突破500万吨……
此后10年,三钢坚持推进装备“大型化、现代化、绿色化”改造,重点开展了三明本部的炼铁综合生产能力改造、二炼钢二期工程、2#板坯连铸机、圆棒生产线等一系列填平补齐改造项目,建成了福建省最大的220㎡烧结机、1800m3高炉、120吨转炉和唯一的板坯连铸、中厚板、优质圆棒生产线,使集团三明本部产能达到了年产钢650万吨。
提高自身硬实力的同时,三钢还结合资本兼并运作重组,实现外延扩张。
2007年,三钢兼并重组民营企业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以此为基础,又把握2014年钢铁行业发展低谷的机遇,设立福建罗源闽光有限公司,兼并了位于沿海罗源湾的福建三金钢铁有限公司。
实惠显而易见:此举不仅提高了省内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使三钢跨入了千万吨级特大型钢铁企业行列,还为三明本部产能转移创造了条件,形成了从内陆到沿海、从闽西北到闽南、再到闽东的“三足鼎立”之势,实现了三钢人梦寐以求的沿海布局梦想。
2017年11月,三钢又通过司法拍卖,成功竞买福建正和钢管有限公司,并设立漳州闽光钢铁有限公司予以接收。至此,三钢集团拥有了三明本部、泉州安溪、福州罗源、漳州闽光4个钢铁生产基地,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截至2019年12月,三钢集团有职工1.59万人,总资产436.09亿元,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6家(其中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紧密型企业2家。
未来,三钢仍将持续做强做大钢铁主业,适度多元发展。一方面,着力发展钢铁主业,积极实施钢铁行业联合重组、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新增H型钢、大盘卷、薄板产品,扩大制品类线材、高端板材等产品规模;另一方面,积极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金属深加工、金融、化工等非钢产业项目,努力把三钢集团打造成为全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注重奖励机制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 ——行业竞争力越来越强
三钢的领导者清醒地认识到,公司在资源、区位、交通等方面不如沿海钢企。而解决企业深层次矛盾,提高竞争力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改革创新。
技术中心项目管理科科长王义惠介绍,一直以来,三钢集团高度重视企业科技进步,持续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在做好国内外冶金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工作的同时,着力自主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三钢将新产品开发和品种结构调整,提升到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工作经费等方面都予以了保障支持。
2005年,三钢成立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及优钢项目部,总监由公司总经理兼任,部署落实新产品开发工作。之后成立技术中心,由集团公司技术质量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任技术中心主任,负责科技进步和产品研发创新工作。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共同参与。
近年来,三钢集团相继出台并实施一系列创新管理激励制度,每年开展重点技术项目攻关,每二至三年举办一次科技创新大会,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创新项目和个人,实行公司级专家模拟年薪制和分厂级专家技术津贴等制度。从1999年起,三钢集团每年拨出100多万元,用于奖励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有贡献的人员。
2013年,三钢集团又出台实施了《改善提案和改善成果奖励办法》,鼓励各级员工在生产优化、产品创新、降本增效、改善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意见及建议。改善提案一经立项,就可获得改善提案奖,取得改善成果了,又有额外奖励。
效果立竿见影。据2013年至2019年统计数据,全公司累计提案申报数40696件,经评审后公司立项改善提案12829件,预计降本增效11.93亿元。经过验收的改善成果10361件,实现了年净效益6.48亿元。
多年来注重技术创新,强化技术攻关,让三钢集团公司收获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奖、授权专利。
2018年1月初,由三钢与东北大学合作研发的“热轧板带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钢技术中心副主任王明娣说:“这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热轧板带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及应用》成果提升了三钢中厚板产品的综合品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年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此外,三钢集团还有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炼钢系统过程工艺优化”,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全国冶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高炉高效优化”等11个重点科技进步奖,以及各类专利奖项。
打造物联云商 应对新时期新业态 ——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新常态下,钢铁行业正逐步过渡为买方市场,三钢集团判断,传统的多级分销体系已逐步瓦解,短链经济时代到来。
福建闽光云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凌欢说,新的市场环境下,钢铁企业要生存,要提升整体竞争力,只关心传统生产制造项目已经远远不够。如何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整合上下游供应链,提升运行效率成为整个行业的新课题。
新形势下,闽光物联云商平台就是三钢集团交出的答卷。
2016年,三钢成立闽光物联云商平台,项目总投资18亿元,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智能仓储、智慧物流、大数据云计算和加工配送。物联云商是三钢集团从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的核心项目。
“成立闽光物联云商平台,是推动福建省钢铁电商产业发展的必然使命,也是提升核心能力、驱动公司向制造+服务转型的需要,推动集团一体化管控的需要。”郭凌欢介绍,“在钢铁流通环节,客户有传统业务电子化,服务内容扁平化、多元化,融资贵、融资难等诸多痛点,物联云商都能一一满足需求。”
她举例,在传统的支付模式下,人们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确认货款是否到账,不仅麻烦、效率低,还浪费大量人力资源。平台货款支付使用银企直连技术,实现大额资金、承兑汇票7×24小时在线支付,实时到账。输入密码,即可使用货款,跨行还不需要手续费。
长期以来,钢铁贸易包括交易、仓储、物流、加工等多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数据在各系统间无法共享,服务内容单一,协同效应差,客户需要重复录入数据去适应不同的体系和规则。
针对这一情况,平台将供应链各节点统一谋划,以平台交易动作为起点,无缝衔接了后端的各环节操作,还创新设立了代客采购、挂牌交易模式,云仓储模块首创超发保供业务及智慧物流的无车承运业务。
近年来全国钢贸联保案发生后,银行及金融机构“谈钢色变”,甚至对涉钢行业执行“一刀切”信贷管理。但作为资金密集型的钢铁行业,在存货、订单、工程回笼环节均存在巨额资金需求,行业陷入融资贵、融资难的困局。
有鉴于此,作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三钢搭建了管控供应链风险的云仓环境,当市场大幅下跌时,能够利用行业地位敏锐感知价格波动,智能盯市管理,及时预警,有效解决了早期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存在的货物监管不严、价格波动欠敏锐及处置渠道的缺失等问题。
目前,云商二期项目正在开发上线中,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各大银行表态,期待能和闽光云商合作,为钢铁上下游客户提供融资服务。
另外,平台利用沉淀的大量交易、资金、库存、流向、用户行为等运营数据,还可根据厂商业务需求,进行建模、挖掘,助力于业务经营。
据了解,物联云商平台促进三钢集团向服务转型、创造闽光品牌服务价值、塑造区域大宗商品供应链体系,成功实现了区域性电商平台的上线运营。特别是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詹铁笛 图片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郑玉林、福建三钢 编辑:欧贝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