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KK网,三明门户,三明头条,三明新闻,三明热点,三明门户 -  0598kk.com

查看: 54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寻泰宁各大姓氏起源,一起来为你的姓氏打call!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9 11:4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KK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泰宁人口不多,姓氏却很复杂,据统计,约有318个姓氏。其中千人以上的28姓,千人以下,百人以上的姓氏有55个。

千人以上姓氏

据姓氏专项调查资料统计,泰宁千人以上姓氏按人口数量的排列顺序是:李、肖、黄、杨、廖、江、吴、陈、邹、张、邓、余、林、谢、范、刘、丁、卢、叶、王、冯、严、梁、邱、许、周、童、黎。

1、李姓(8765人)

入籍泰宁的李姓分三支,一支于唐会昌元年(814)由邵武迁入朱口音山,始祖李禹,后繁衍到杉城民主村、朱口石辋村等地。第二支祖籍江南路(今江苏无锡)、于唐末五代迁徙邵武,始迁祖李天乙。李天乙生子李赓。李赓生3子,次子李龙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前后迁入杉城际溪横坑尾,传14世至李泰,再迁县城东隅街。李泰的曾孙李春烨中明万历丙辰年(1616)进士,累官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其旧居“尚书第”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支是南宋著名宰相李纲的后裔,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迁入泰宁,现居大布饶山、下渠等地。旧时仅泰宁城关就有3座李氏宗祠,一座在昼锦门附近,为李春烨家族祠堂,另一座在该祠堂的后面,50年代曾作为县酒厂的厂址,即李禹支系的祠堂。第三座即今尚书第东侧的李氏宗祠,系李纲支脉的宗祠。



尚书第·刘贤健摄

2、肖姓(8741人)

落籍泰宁的肖姓有两支,一支郡号兰陵,于宋建隆三年(962)由武进(今属江苏)迁来。始迁祖肖积銮。定居朱口镇石辋村,后商陆续繁衍于上青三南、大坪、杉城长兴、下渠城上等地。另一支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后迁居江西南城。宋初,远祖肖崇任邵武郡守,死后葬泰宁上青永兴村王家际。肖崇家族人丁兴旺,后裔遍布上青半岭、上下溪头,朱口街、擎布上,龙湖洋发以及省内外等地。



上清溪·陈孝昭摄

3、黄姓(8462人)

泰宁黄姓属邵武“紫云黄氏”支脉,原居江夏(今属湖北)。东晋末年远祖黄义迁徙福建邵武坪西,黄义生3子,黄高、黄强、黄顺,黄顺再迁邵武禾坪堪头鹤薮。唐末,黄顺长子黄峭考中进士,累官至工部侍郎,黄峭娶上官氏、吴氏、郑氏3位夫人,三位夫人替他生了21个儿子。其中18子分散四处谋生,于是子孙遂分赴泰宁、建宁、延平等周边各县开基创业。定居泰宁的有4个,他们是:次子黄梅,居泰宁梅口,子孙再迁江西、闽南,今福建泉州一带有众多后裔。三子黄苟,居泰宁上高保(今上青乡)。十子黄衢,居泰宁永兴下保(今上渠、下渠)。十三子黄林,居泰宁梅林堡高桥,后迁朱口。



大金湖仙寿赤壁·吴赞贺摄

4、杨姓(8383人)

杨姓主要居住在开善乡的洋坑、墩上、肖坑以及上青乡、杉城镇等地。泰宁杨姓原籍湖北江陵(古荆州),唐贞观年间,开善九峰山山寇高海、高澄倡乱,朝廷派荆州大将军廖轮领兵征剿,廖轮将军历经28战,拔除贼寇山寨后,大军班师回朝,留外甥杨胥马和儿子廖董钊镇守葫芦二洋。杨胥马和廖董钊熔战剑铸犁铧,垦土立业,结庐而居,成为今日开善杨、廖二姓的开基始祖。此外,在大布官江一带。还有部分杨姓系宋代理学家杨时的后代,旧时官江还建有杨氏宗祠。



寨下大峡谷·苏武林摄

5、廖姓(7577人)

廖姓主要分布在朱口王坑、赤坑,大田,下渠,大布善溪,龙湖南坑等地,其迁徙情况与杨姓一样。



王坑荷花·泰宁滋味摄

6、江姓(7249人)

江姓主要分布在杉城镇城关、际溪江家坊,开善余上、余元,梅口江家岭,大布江家岭以及下渠等地。入籍泰宁的江姓有两支,一支祖籍汝南定阳(今属河南),先祖从晋元帝南渡,徙居福建阳江墩。传若干代后,裔孙江本曾任唐赞善大夫,江本的第七个儿子江明任归化镇监,定居归化(今泰宁)。明代末年,后裔江日彩中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官江西金溪县令、浙江道监察御史、河东(今属山西)盐场巡盐御史、辽东(今辽宁省)督饷、太仆寺少卿等职。泰宁江姓的另一支原籍江西南昌铁树观,宋末元初因避兵乱迁居本县开善乡儒坊村,始迁祖江孟七,这一支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开善一带。



际溪田园·余树球摄

7、吴姓(5344人)

吴姓入泰时间在南宋庆元年间,始迁祖吴庆率家小从建宁县东乡开山保石航迁居泰宁城西叶家寨,后裔分布杉城城关、梅桥、周家山,朱口外坳,梅口麦坑,新桥汾水,大布双坪以及下渠等地。



朱口青云塔

8、陈姓(4721人)

泰宁陈姓原籍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一带),远祖可以追溯到初唐大诗人陈子昂。宋初,陈子昂的十世孙陈仲言任甲监铁使,徙家南昌。传八世至陈元简,任元朝福建延平府通判。陈行简生五子、次子万二,名光字子明定居泰宁县城,后裔繁衍杉城镇、下渠陈元、上青上东山、大布双坪等地。四子万四,后商居泰宁上青乡三地。



红军街

9、邹姓(4640人)

邹姓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唐景福二年(893)始迁祖邹勇夫随王潮、王审知农民军南渡入闽攻陷福州,建立政权,后梁开平三年(909),王审知封邹勇夫为尚书左仆射,领军镇守归化(今泰宁),防范江西南唐国入侵,此后落籍泰宁。后裔散居泰宁杉城红光、调村,朱口音山,大田廖坊、金坑、北斗等村。此外还有徙居外县外省的,如福建连城、华安,广东、江西、湖南、港、澳、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等,总人数已近百万。泰宁邹姓不仅人丁昌炽,而且人材辈出,其中最著名的有十一世孙宋状元邹应龙、进士邹应博、邹应麟,十二世孙进士邹恕,十四世孙元代著名医学家邹钱,三十世孙广东中山大学校长邹鲁,三十三世孙著名记者邹韬奋等等。



状元岩·朱少明摄

10、张姓(4290人)

泰宁张姓有三支,一支原籍南京铁板桥,后迁居将乐安福口樟树下,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始迁祖张原五再迁龙湖神下张木坑,后裔播迁龙湖渠高、朱口音山等地。另一支于元天历年间(1328-1330)由建宁黄天岭迁居张地村。第三支于元末明初由建宁安寅保荆树原迁居泰宁新桥蓬坑,始迁祖张寿昌。



八仙崖·陈金宝摄

11、邓姓(3538人)

邓姓祖籍河南新野,后迁金陵(南京),后唐同光二年(924),闽王封邓姓始祖邓植为大将军,领兵镇守大杉岭。南唐保大三年(945),闽国灭亡,邓植降南唐,仍任杉岭守将之职。保大十三年(955),后周发兵攻打南唐,邓植奉命率部拒敌,因遇暴雨延误军机,被拘入狱。狱中邓植患病,由南唐宰相严续出面保外就医,邓植乘机逃回泰宁新桥张罗坑匿居。邓植后裔分布新桥西元、桥下、王明邓家地、梅口邓家坑、邓家寨、龙安高絮坑等地。



新桥大源村·林格林摄

12、余姓(2655人)

余姓于明弘治十六年(1504)自将乐县光明乡雉鸡窠迁入泰宁大田,始迁祖余福。后畜主要居住在开善余元、池潭、洋坑、洋山,下渠大湖、大布显口等地。



开善梨花园·冯有贵摄

13、林姓(2347人)

林姓始迁祖林富添,宋末元初从莆田迁来,定居大田鱼川王塍。后裔散居城关、下渠王家坊、大坑等地。



下渠乡仁寿桥·刘贤健摄

14、谢姓(2343)

谢姓始迁祖谢七郎,明洪武间由邵武禾坪洪都铁树干迁入泰宁官田谢坊。后裔分布在杉城红卫、八里桥,朱口官田、洋发,梅口大洋张坑、廖元定尾,下渠渠里等地。



状元街夜景

15、范姓(2226人)

泰宁范姓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由将乐迁居坑塘;始迁祖范泰安,后畜散居龙安坪上、大布饶山、下渠渠里等村。



龙王岩·吴赞贺摄

16、刘姓(1926人)

泰宁刘氏各支迁徙至泰宁的途径及时间不一。散居在泰宁乡镇的农村人口,只有杉城镇帐干村的刘家、朱口镇音山村中坊的刘姓和朱口镇神下村号称彭城郡的刘氏一个小分支有谱牒可考。而属杉城镇的刘氏城镇人口,据调查,一部分是由闽清县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逃荒过来的灾民或垦民,这一部分刘姓子孙。



音山花海·来源网络

17、丁姓(1918人)

泰宁丁姓共两支,居住在龙湖渠高、黄厝、坳头一带的于宋庆元元年(1195)迁来,始迁祖丁从龙。第二支祖籍四川,后迁建宁县白果树,南宋初年再迁泰宁,始迁祖丁四二,后裔主要在下渠仕坑村、大渠村丁家坊、下渠村杨公前、新田村里心田等地。



龙湖暖菇包·冯有贵摄

18、卢姓(1858人)

卢姓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由江西新城迁入北乡小坑,后分支迁城区一图街、八里桥、朱口镇石辋、擎布、王坑、赤坑村以及上青等地。


石辋大峡谷·吴秋煌摄

19、叶姓(1846人)

泰宁叶姓原籍浙江括苍(今丽水市),迁入泰宁的时间为五代南唐时期(937-975)。始入祖叶从辉(字宗蔓),迁泰后住城西叶家窠。后裔主要居城关,朱口镇官田、洋发、渠高、神下,龙安叶家地等村。迁播外县的有建宁东乡、邵武大埠岗,明溪叶厝坑、大坪、林地、盖洋、夏坊等地,此外迁居江苏、四川等外省的也不少。叶氏第七代孙叶祖洽中宋熙宁三年(1070)状元,累官至吏部尚书(一说吏部侍郎),叶祖洽从政47年,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为历史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青铜雕塑群·叶祖洽

20、王姓(1735人)

泰宁王姓的来源比较分散,几乎不存在统一的始迁祖。人住时间记载得比较清晰的是清朝初年入住的新桥乡王明村宝石自然王氏,始证祖名叫王大夏,由河南放宁迁来。其次为开善乡池潭村王氏,于清朝光绪年间由福建长汀迁来。大规模的王氏族人移居泰宁,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当时为开发山区,从福建沿海等地,以整村搬迁的形式迁来大批移民。其中,从南安迁来的王氏,后来分别定居于杉城镇的南会村与洋川村,梅口乡的拥坑村、梅口村与水际村,大田乡的谙下村等;从安溪迁来的王氏,后来定居于朱口镇游源村。



南会雪景·泰宁滋味

21、冯姓(1669人)

冯姓原籍严州府寿昌县(今属浙江)。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始迁祖冯启承南迁泰宁梅口,后裔散居杉城长兴、朱口寨色等地。



长兴村·吴秋煌摄

22、严姓(1581人)

泰宁严姓本姓庄,汉代改姓严。祖籍杨州江都。始迁祖严续,官拜南唐国宰相,因保邓植出狱就医,邓植逃亡而被追究下狱。幸狱卒赵元德私自释放,得以只身逃到邵武市桂林乡飞猿岭隐居为僧。邓植将军知道以后劝其还俗,并以女许之。严续57岁结婚后生三子,长子严益子孙居新桥柞树下、牛皮岭、上青乡江边等地,其后裔严正曾任闽赣反共突击军第七纵队中将司令,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镇压。次子严义居新桥大源村上大源。三子严羔居邵武,其后裔严羽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有著述《沧浪集》、《沧浪诗话》传世。



新桥大源村严氏宗祠

23、梁姓(1520人)

梁氏祖籍甘肃安定郡青云第。始迁祖梁震五,唐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任泉州刺史,致仕后居樵城(邵武市),梁震五第三子梁九(宣义)迁徙泰宁。梁姓主要分布在杉城城关、南会熊家栋、东石王石坑,大布乡暗岭、老虎际等地。



老虎际·刘贤健摄

24、邱姓(1479人)

泰宁邱姓于元末明初由建宁上黎保高坑迁入泰宁,定居城关水南天马山下,始迁祖邱仕谦(字奇官)。明末清初,邱氏子孙邱嘉彩,积极参加反清复明的斗争,失败后隐居肖岩(位于金湖野趣源),采枯枝,摘野蔬以自养,足迹不入城市凡二十余年,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高尚民族气节。邱姓现今主要居住在杉城镇城关、邱洪、朱口、龙湖渠高等地。



明清园·周华摄

25、许姓(1334人)

许姓后裔主要分布在朱口镇官田村许坊,上青,城关等地。许姓入籍泰宁的情况待考证。



九龙潭·黄三定摄

资料来源:《泰宁姓氏》《泰宁旅游文化丛书》

来源:泰宁旅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8-12-9 12:42:19 | 只看该作者
KK网小程序
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12-9 15:13:46 | 只看该作者
好地方就得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各位K友对号发贴,不要发布与版面主题明显不符的文章。谢谢合作!

版主:暂无版主 版块管理

  • 今日新帖0
  • 总帖子数291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KK微商联盟
站内举报邮箱|营业执照|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