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kk社区
标题: 建宁县均口镇隆下村发展侧记 [打印本页]
作者: 草根谭 时间: 2016-12-13 11:23
标题: 建宁县均口镇隆下村发展侧记
在建宁县的92个村里,隆下村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总人口1065人。
2002年,对于隆下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2002年6月16日,建宁县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灾害袭击,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同志,深入隆下村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在这里作出了重要指示:“一手抓生产自救,一手抓扶贫帮困。”
如今,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隆下村,村内道路宽敞整洁、民居雅致明亮、山岭披金挂翠、群众意气风发。村子美了,环境好了,百姓乐了,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是什么让这里发生了美丽蝶变?
易地搬迁,让村民安居乐业
8月31日,夜幕降临,在建宁县隆下村的农民休闲公园前,一派热闹景象:动感十足的音乐节奏声响起,一群农村大妈正三五成行,模仿着屏幕里的舞蹈动作,欢快地跳起舞蹈。
“现在,只要一吃过晚饭,我和40多位姐妹就会准时来到公园跳广场舞。”村妇女主任熊春兰跳得不亦乐乎地说,“几年前,村里出资帮忙购买音响、电视、灯光等,丰富大伙的文化娱乐生活。”
“现在,我们村里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熊春兰高兴地说,“能有今天的好生活,还得感谢党和政府。”
“是啊!”隆下村书记邹财安说,“隆下村有12个村民小组,1065人,村民居住较为分散,在此之前,有火兴、石牛、杨家岭、狮峰等5个村民小组500多人住在高山上。高山上,土地零星贫瘠,耕作条件差,村民住的还是低矮的土墙房。”
“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脱贫致富,很困难。”均口镇党委副书记吴裕才介绍说,“高山上,基础设施简陋,靠单一的种植经济作物,收入低,除此之外,村民的居住条件差,也是一大难题。”
要想改变现状,还得动大“手术”。这些年来,该县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搬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等项目,隆下村也被列入项目中,5个村民小组500多人陆续从高山上搬下。
搬下山的村民,有的在村所在地建房,有的在集镇买房,还有的进了城。
易地搬迁,让村民安居乐业。“原来,住在大山里,靠种地致富,太难了,就连孩子读书,还得到镇里租房子住,很不方便。”从高山上搬到集镇上的村民宁年亮说,“现在好了,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只要几分钟的路程。”
如今,隆下村里安装了路灯,笔直的水泥路一直通到村尾,村里建起了公园,孩子们在公园里尽情地追逐玩耍。
“现在,我们村里环境好了,出去打工的村民都想回来住呢。”今年70多岁的村民熊后生高兴地说。
绿色产业,托起百姓致富梦
眼下,正是莲子采收的季节,看着莲田里一朵朵饱满的莲蓬,村民宁千文喜上眉梢:今年长势喜人,丰收已成定局。
宁千文是火兴小组村民。早些年,住在高山上,靠单一的种植水稻,效益低。“要致富,还得依靠多样化的特色产业。”宁千文说。在国土等部门的支持下,他很快就流转土地50亩,又成立了均口镇第一个家庭农场。
现在,他的黄花梨果山已种植到200多亩,莲塘扩展到100亩,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不仅如此,他还带动村里的10多户村民致富,帮忙他们销售农产品。
住在大山,还得“靠山吃山”。这些年来,隆下村依托大自然赋予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从单一的水稻种植到莲子、制种、毛竹、黄花梨、吊瓜、食用菌等,带领村民抱团发展,整体脱贫。
隆下村现有20户贫困户、共48人。这些贫困户都是因病、因残致贫。今年初,上级下拨隆下村的扶贫专项基金共100万元。
如何让这笔资金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呢?
村党支部通过创新“量化折股”新型扶贫模式。利用资金入股合作社,在年终经营结算后盈余部分进行分红,其中6成利润用于贫困户分红,4成作为村财收入,用于发展本村公共事业。
村里的贫困户周友来,是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员,同时也是合作社的股东。今年,他种了1.5万袋的食用菌,加上种植建莲收入,预计今年可收入2万多元,不仅如此,年底他还可获得不低于1305元的红利。
“创新扶贫攻坚方法,依托当地绿色产业,让贫困户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均口镇党委书记吴建辉说。今年以来,该镇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积极践行“两学一做”,大力推行多种“传帮带”模式,带领贫困户抱团发展,整体脱贫。
眼下,隆下村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已从原来的2000多元上升到去年的11150元
欢迎光临 三明kk社区 (https://bbs.0598kk.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